
省人大代表、鸡西市环卫服务中心公厕管理站清掏工 马长友
群众利益无小事,小小的公共厕所,却是关系民生的大问题。谈起鸡西公厕改革,我认为自己很有发言权。近年来,检察机关牢牢抓住人民群众关切的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助推“厕所革命”,工作抓得很准、很实,效果很好。
鸡西“厕所革命”是2018年市政府八大民生实事之一。“厕所革命”、旱厕改水厕等工程,使厕所切实成为百姓幸福生活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标志和亮点。我作为一名基层的清掏工,工作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我都是凌晨四五点与队友驾驶着吸粪车,每天跑遍几十个旱厕,将一百多斤的吸粪管抬起安放三十几次,装运上千斤粪便,行程近百里,最后再运到统一的蓄粪池里。夏日,蓄粪池刺鼻的气味熏得令人作呕;冬日,寒风刺骨,需要刨冰刨粪做好公厕清掏工作。现在,新建公厕、维修改造公厕、移动式冲水厕所、移动式大巴公厕等公厕遍布鸡西大街小巷,不仅方便了群众,我们的工作环境也改善多了。矿区和农村的老百姓也反映“以前厕所苍蝇蚊虫乱飞,味道也难闻。现在好了,我们有了和城里一样的厕所,生活更方便多了。”“原来,城里的亲戚到我家都不敢上厕所。现在他们说,跟城里的厕所没啥区别了。”“粪水统一处理了,不污染河流了,穆棱河更清亮了。”在推进“厕所革命”的过程中,检察公益诉讼的作用可是功不可没!
近年来,鸡西市检察机关响应市政府统一部署,以贯彻落实省检察院关于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亮剑护河”等专项监督活动为契机,树立“小厕所、大文明,小厕所、大民生”理念,按照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重点针对走访中发现的一些矿区、农村公共厕所化粪池露天敞口,池内粪便和动物尸体随意堆积,无人清理,夏天气温上升,极易发生卫生安全事故等问题,组织开展了“厕所革命”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主动加强与行政机关沟通,向有关行政部门制发诉前公益诉讼检察建议4份,相关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后按照建议内容加强对公共厕所的日常养护管理,并按照公厕管理相关标准对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以法治手段助力辖区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现在公共厕所成为真正的“方便之所,文明之地”。
检察机关积极履职、主动作为,通过制发检察建议促进“厕所革命”,既体现了服务大局的担当自觉,也体现了一心为民的初心使命,非常值得肯定,我为检察机关的做法点赞!希望检察机关在污水处理方面也能加大监督力度,同时多在检察建议的落实上下功夫。检察建议作为法律监督的一种方式,不能一发了之,必须加强沟通协调,综合施策,帮助、支持、督促被建议单位将检察建议落地生根,确保检察建议做成刚性、做到刚性、取得实效。